若半表半里而头汗出者,当和营卫。左手为阳,右手为阴。
在上管下一寸,居蔽骨脐中。假令病人目痛鼻干不眠,则知是阳明经表症,标病也。
分六服者,相去三十里。故高下相召,升降相因,出入废则神机化灭,升降息则气立孤危。
一曰痰饮,有火炎之象,以其人素盛今瘦,肌肉消化为痰,心气阻遏,下迫水饮而沥沥有声,必至坚筑短气。诸药未即用者,候天中风。
疟邪始终在枢机,则始终有寒热,则始终有弦脉,如以弦为少阳之一脉,少阳脉亦未尝本弦,弦不过少阳之病派也。燥火多盛于秋冬,以秋分后天气不降,地气不升,二气分而草木黄落,山水涸,人身应之,燥火之病见焉。
又曰、热毒在胃,并入于心,使神不宁,而志不定,遂发狂也。故经云:太阴所至为积饮,否隔畜满。